经济日报:降息传导利好减压信号
王静文
日前,经济降息减压央行开展了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(MLF)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,日报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传导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,时隔7个月后再次降息。利好此次降息可谓“意料之外,信号情理之中”。经济降息减压
在此前发布的日报《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中,央行强化了对“不搞大水漫灌”、传导物价稳定、利好外部均衡等问题的信号关注,并将货币信贷增长目标由一季度的经济降息减压“稳定增长”调整为“平稳适度增长”,所以市场倾向于认为降息和降准的日报可能性有所下降。不过,传导从“主动应对,利好提振信心”的信号角度来看,此次降息也在情理之中。
首先,当前经济运行面临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“三重压力”,有必要通过降息来降低融资成本、激发经济活力。降息当日公布的7月份宏观数据显示,除了基建继续回升、出口展现韧性之外,包括消费、制造业投资、房地产开发投资等在内的内生动能指标均出现放缓。进入8月份以来,面对新冠肺炎疫情、高温持续等因素的影响,要“针对新情况合理加大宏观政策力度”,推动经济企稳向好、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。
其次,通胀与汇率两大因素有所缓解,对央行降息的掣肘减弱。7月份我国核心CPI同比仅增长0.8%,已降至历史10%分位水平以下,显示总需求仍然偏弱。8月份以来,猪肉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走弱,将限制整体CPI涨幅。与此同时,中美无风险利差已较两个月前明显收窄,资本流出和人民币贬值压力均有所减弱。这都使得央行宽松政策受到的约束减弱。
再次,二季度以来资金利率与政策利率的负向偏离进一步拉大,也是此次降息的重要背景。银行对于成本偏高的MLF需求不足,此次MLF操作出现了2000亿元的缩量,同时由于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偏离过大,指引作用下滑,向市场利率收敛的必要性也在增强。
政策利率下调之后,传导效应已经开始显现。先是8月份LPR相应下调,其中1年期LPR下调5个基点,5年期以上LPR则下调15个基点,这种不对称下调将有助于中长期贷款回暖。长端债券利率下行空间打开,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破2.70%,已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。
而根据央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,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1年期LPR的下行,将会进一步回传至银行负债端,引导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上限加点幅度,进而降低金融机构综合负债成本,同时刺激实体资金活性,将过高的储蓄意愿转化为投资和消费意愿,激发实体经济活力。
下一阶段,应在政策层面持续形成合力,进而推动信用扩张,熨平经济波动,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,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。
(责任编辑:探索)
- 《我与研究所的故事》征文展赏(二) | 陈敏:永远的“娘家”
- 马上评|4000月薪,科研助理岗能吸引博士吗?
- 央行:要推动科技赋能和产品创新,提升会贷的水平
-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:2021年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了1.3万亿元
- 美国写字楼困境依旧
- 乌外长:俄乌冲突或致数年粮食危机,西方各国应尽快提供军援
- 中金资本又一支基金完成募集,规模10亿元
- 金融壹账通:一季度净亏损为3.18亿元 去年同期为3.05亿元
- 汪小菲母亲张兰发文回应大S,称其说谎,还称收购俏江南的是一帮海外金融流氓
- 深耕核心区域,产品力稳步提升 祥生控股集团销售规模三年稳增
- 湖北省委政法委原副巡视员汪宗兴被开除党籍
- 消息称特斯拉准备进军泰国市场
- 透过AR眼镜看足球 Nreal联合卡塔尔旅游局“复现”卢塞尔体育场
- 宿华“退休”8个月:视频号加速蚕食,快手已是行业老三